时间:2025-04-15 17:40
一、哪些情形必须给劳动者经济补偿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,以下情形用人单位需给劳动者经济补偿:
1.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过错解除劳动合同,如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等。
2.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协商一致的。
3.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(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续订,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)。
4.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吊销执照、责令关闭、撤销等而终止劳动合同的。
5.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,如劳动者患病不能胜任工作等。
6.经济性裁员。
7.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。
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。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,按一年计算;不满六个月的,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。
二、用人单位拒付劳动者经济补偿会有啥法律后果
用人单位拒付劳动者经济补偿,将承担以下法律后果:
加付赔偿金: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,经责令限期支付,逾期仍不支付的,需按应付金额50%以上100%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。
承担违约责任:若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了经济补偿支付事宜,单位拒绝支付构成违约,劳动者可追究其违约责任。
强制执行:劳动者通过仲裁或诉讼获得支持后,若单位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支付义务,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,单位还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,影响其正常经营。
三、劳动者主动离职哪些情形能获经济补偿
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,劳动者主动离职在以下情形可获经济补偿:
1.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。例如,煤矿企业未给矿工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。
2.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。像企业无故拖欠工资数月。
3.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。即企业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养老、医疗等保险。
4.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法,损害劳动者权益。比如企业规定员工加班无加班费。
5.因《劳动合同法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。如用人单位以欺诈手段使劳动者签订合同。
6.用人单位以暴力等手段强迫劳动,或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。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可立即离职并获补偿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及时删除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上一篇:辞退五年的老员工怎么赔偿
注册/登录获取更多内容
专业
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
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
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